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!

我知道了

2025年07月14日

上一期 下一期
第二版:要闻·综合
2025年07月14日

“一村一年一场戏”文化惠民工程——

群众成主角 乡音传新风

□ 崔建帅 王金钰

 

“这就是咱身边的事儿,高额彩礼、铺张宴请给家庭带来的负担太严重了,还是要紧跟时代新风尚。”近日,我县原创移风易俗主题相声《喜事新办》在当地老城镇吕洼村首演。节目以幽默诙谐的语言直击婚俗陋习痛点,演员们用武城方言抖包袱、说段子,引发群众广泛共鸣。

近年来,县文化和旅游局创新实施“一村一年一场戏”文化惠民工程,将本土文化基因深度融入演出中,通过“群众演、演群众、群众乐”的模式,让基层文化活动焕发勃勃生机。

在演出内容设计上,我县坚持“文化扎根乡土”理念,精准对接群众需求,将本土非遗、运河文化等元素有机融入节目创作。老城镇演出中,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“柳子戏”以传统唱腔展现乡村振兴成果,悠扬的曲调在村庄上空回荡;武城镇新风艺术团村民邢安超自编自演的朗诵《日子随着樱桃红》,用朗朗上口的语言描绘产业振兴带来的幸福生活,成为巡演“爆款”。这种“从群众中来、到群众中去”的创作模式,让演出真正成为群众自我展示、自我教育的平台。

为确保活动可持续发展,我县建立“政府主导、群众参与、社会协同”的工作机制,将“一村一年一场戏”纳入民生实事工程,投入专项经费按照群众需求购买高水平演出。今年以来,我县“一村一年一场戏”已开展演出80余场,吸引观众超1万人次,演出作品中本土原创作品占比达40%。

下一步,我县将持续深化“一村一年一场戏”文化惠民工程,进一步扩大演出覆盖面,提升节目质量,打造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,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文化服务,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加强劲的文化动力。







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,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。
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,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。谢谢!
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
// 切换登录方式star // 切换登录方式end